?!DOCTYPE html>
为庆祝济南大学建?3周年,科研平台党委特此举办校庆月学术活动,举办多场前沿交叉科学研究院学术报告,具体活动安排如下:1. Wiley系列材料科学期刊的论文出?br>报告人: 徐广臣博士,张晓雨博?br>报告时间?0?5?上午9?0报告地点:济南大学逸夫?A111邀请人?nbsp; 刘宏教授。周伟家教授报告人简介: 徐广?博士 Wiley中国物理科学主任 (Wiley北京办事处) 2011 ?9 月加入Wiley,担任北京工业大学助理编辑,获得博士学位(材料科学),并担助理教授 1 年。他一直担任《small》和《Advanced Energy Materials 》的副主编,也为材料科学内部编辑组合中其他期刊的快速增长和成功做出了贡献,如《Advanced Science》?017年初,作为副主编,成功创办《small》的第一本姊妹杂?《small methods》。他还为中国内部编⾑团队提供领导和管理?br> 电子邮件?gxu@wiley.com 张晓?博士 杂志出版经理,高级科学编辑(Wiley上海办事处) 张晓雨从山东大学获得理学学士学位?018年在华东师范大学获得生物化学博士学位。在2020年加入Wiley之前,曾在匹兹堡大学医学院(美国)担任功能基因组学博士后研究员。他目前是期刊出版经理及高级科学编辑,负责与中国大学和社会合作管理期刊?br> 电子邮件:bzhang@wiley.com当前竞争激烈的研究环境,研究经费日益有限,这为科学家营造了一种“发表或消亡”的生态,即以研究文章的数量而不是质量来评判科研成果,导致部分工作没有很好的展示成果的先进性,以及获得更为广泛的传播。本报告简要介绍了科学出版业的当前趋势和挑战、一些道德考虑、出版商和作者如何互动和相互影响,以及出版领域如何转型。主要介绍如何为您的论文选择合适的期刊,并从编辑和审稿人的角度探讨一下文章发表,以及发表后增强所研究内容展示度的形式?nbsp;2. 纳米多孔金属催化材料报告人:丁轶 天津理工大学报告时间?0?5?nbsp; 上午 10?0报告地点:济南大?逸夫?A111邀请人:刘宏教授,徐彩霞教?br>报告人简介: 丁轶教授?998?001年毕业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并获得学士和硕士学位,2005年博士毕业于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005-2014年在山东大学工作?015年调入天津理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并参与建设新能源材料両低碳技术研究院。主要从事纳米多孔金属材料应用基础研究:发屦了脱合金和表面调控技术,开拓了纳米多孔金属、合金及氧化物材料新体系;发展了高时空分辨表征技术,揭示了其特殊的组织结构及界面特ǀ;针对新能源技术对结构功能一体化电极的需求,探索了其在高效能源存储与转化方面的应用。入选英国皇家化学会会士、国家万人计划科技创新领军人才和国家百千万人才;承担国家级项目20余项?018年获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发表学术论?00余篇,授权发明专?0余项,被引用15000余次,个人H指数68?br>3. 中红外激光自变频技术研究与展望报告人:于永?长春理工大学报告时间?0?6?nbsp; 上午 9?0报告地点:济南大?逸夫?A111邀请人:刘宏教授,孙德辉副教授报告人简介: 于永吉,男,研究员,博士生导师,长春理工大学物理学院副院长,吉林省第六批拔尖创新人才、青年科技奖获得者、“准相位变频激光技术与应用”创新团队带头人,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委员,中国兵工学会、吉林省青年科技工作者协会会员。主要从事“中红外激光技术”应用基础研究与工程研制,发表相关SCI检索论?5篇,主编出版学术著作1部,获授权发明专?3件,软件著作?件,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装备发展部共用技术预研等国家级、省级项?2项,砡Д究成果获吉林省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二等奖1项,国防科技进步三等?项,中国兵器科技进步二等?项?br>报告摘要?br>波长3~5μm波段的中红外激光在分子光谱学、污染监测、燃烧场诊断、生物医疗以及国防光电对抗等众多领域均有着重要应用需求。近年来,伴随应用需求的不断拓展,中红外激光器件的构架小型化与多波长输出逐渐广受关注。报告以报告人所在团队近年来在实现中红外激光自变频方面的研究进展为背景,重点介绍基于增益离子Nd掺杂铌酸锂超晶格材料的基频光控制,高效率自变频单光参量振荡热管理、多光参量振荡形成结构设计与能量场调控,从应用角度对多波长中红外激光自变频技术进行了展望〡?br>欢迎广大师生前来参加?/p>